计算机网络数据通讯的基础知识

weblog Md 642 0 0

《计算机网络 第七版 谢希仁》

[TOC]

一、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 源点(source) 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从计算机的键盘输入汉字,计算机产生输出的数字比特流。源点又称为源站,或信源。

  •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够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典型的发送器就是调制器。现在很多计算机使用内置的调制解调器(包含调制器和解调器),用户在计算机外面看不见调制解调器。

目的系统一般也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把它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典型的接收器就是解调器,它把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出在发送端置入的消息,还原出发送端产生的数字比特流。
  • 终点(destination) 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数字比特流,然后把信息输出(例如,把汉字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终点又称为目的站,或信宿。

二、信号

  信号(signal)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根据信号中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不同,信号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 (1) 模拟信号,或连续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例如在图2-1 中,用户家中的调制解调器到电话端局之间的用户线上传送的就是模拟信号。

  • (2) 数字信号,或离散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例如在图2-1 中,用户家中的计算机到调制解调器之间,或在电话网中继线上传送的就是数字信号。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称为码元气在使用二进制编码时,只有两种不同的码元,一种代表0 状态而另一种代表l 状态。

三、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要使用“信道(channel)” 这一名词。信道和电路并不等同。信道一般都是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因此,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从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可以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 (1) 单向通信又称为单工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无线电广播或有线电广播以及电视广播就属千这种类型。

  • (2) 双向交替通信又称为半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反过来。

  • (3) 双向同时通信又称为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单向通信只需要一条信道,而双向交替通信或双向同时通信则都需要两条信道(每个方向各一条)。显然,双向同时通信的传输效率最高。

  来自信源的信号常称为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千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往往包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有直流成分,而许多信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modulation) 。

  调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仅仅对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使它能够与信道特性相适应。变换后的信号仍然是基带信号。这类调制称为基带调制。由于这种基带调制是把数字信号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数字信号,因此大家更愿意把这种过程称为编码(coding) 。另一类调制则需要使用载波(carrier)进行调制,把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并转换为模拟信号,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在模拟信道中传输。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带通信号(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而使用载波的调制称为带通调制。

(1) 常用编码方式

  • 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 负电平代表0 。
  • 归零制正脉冲代表1, 负脉冲代表0 。
  • 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o, 位周期中心的向下跳变代表l 。但也可反过来定义。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一位的中心处始终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0, 而位开始边界没有跳变代表1 。

(2) 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

  • 调幅(AM) 即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例如, 0 或1 分别对应千无载波或有载波输出。
  • 调频(FM) 即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例如, 0 或1 分别对应千频率 f1 或 f2
  • 调相(PM) 即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例如, 0 或1 分别对应千相位0 度或180 度。

四、信道的极限容量

  几十年来,通信领域的学者一直在努力寻找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途径。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任何实际的信道都不是理想的,都不可能以任意高的速率进行传送。我们知道,数字通信的优点就是:虽然信号在信道上传输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失真,但在接收端只要我们从失真的波形中能够识别出原来的信号,那么这种失真对通信质量就没有影响。例如,图2-4(a)表示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传输后虽然有失真,但在接收端还可识别并恢复出原来的码元。但图2-4(b)就不同了,这时信号的失真已很严重,在接收端无法识别码元是1 还是0 。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或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或噪声干扰越大,或传输媒体质量越差,在接收端的波形的失真就越严重。

从概念上讲,限制码元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的因素有以下两个。

  • (1) 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

  具体的信道所能通过的频率范围总是有限的。信号中的许多高频分量往往不能通过信道。像图2-4 所示的发送信号是一种典型的矩形脉冲信号,它包含很丰富的高频分量。如果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在传输时受到衰减,那么在接收端收到的波形前沿和后沿就变得不那么陡峭了,每一个码元所占的时间界限也不再是很明确的,而是前后都拖了“尾巴"。这样,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波形就失去了码元之间的清晰界限。这种现象叫做码间串扰。严重的码间串扰使得本来分得很清楚的一串码元变得模糊而无法识别。早在1924 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了著名的奈氏准则。他给出了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为了避免码间串扰,码元的传输速率的上限值。奈氏准则的推导已超出本书的范围,这可在通信原理教科书中查阅到。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如果信道的频带越宽,也就是能够通过的信号高频分量越多,那么就可以用更高的速率传送码元而不出现码间串扰。

  • (2) 信噪比

  噪声存在千所有的电子设备和通信信道中。由千噪声是随机产生的,它的瞬时值有时会很大,因此噪声会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产生错误(1 误判为0 或0 误判为1) 。但噪声的影响是相对的。如果信号相对较强,那么噪声的影响就相对较小。因此,信噪比就很重要。所谓信噪比就是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常记为S/N, 并用分贝(dB)作为度量单位。即:

信噪比(dB) = 10 log10(S/N) (dB)

  例如,当S/N= 10 时,信噪比为lOdB, 而当S/N= 1000 时,信噪比为30dB 。在1948 年,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Shannon)推导出了著名的香农公式。香农公式指出: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 是

C = W log2(1+S/N) (bit/s)

  式中, W 为信道的带宽(以Hz 为单位); 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香农公式的推导可在通信原理教科书中找到。这里只给出其结果。

  香农公式表明,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香农公式指出了信息传输速率的上限。香农公式的意义在千: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千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存在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不过,香农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实现方法。这要由研究通信的专家去寻找。

  从以上所讲的不难看出,对千频带宽度已确定的信道,如果信噪比也不能再提高了,并且码元传输速率也达到了上限值,那么还有什么办法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呢?这就是用编码的方法让每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


猜你喜欢
official 655 第七版谢希仁》 [TOC]一、链路和帧  我们在这里要明确一下,“链路”和“链路”并不是一回事。   所谓链路(link)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一段物理线路(有线或无线),而
official 562 信息量单位。技术中速率指传送速率,它也称为率(datarate)或比特率(bitrate)o速率是中最重要一个性能指标。速率单位是bit/s(比特每秒)(或b/s,
official 713 信号频带范围就称为该信道带宽(或频带)。   在中,带宽用来表示中某道传送能力,因此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某信道所能“最高率”。在本书中提到“带宽
official 654 第七版谢希仁》 主要名词: 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互联服务提供者IXP(InternetexchangePoint)互联交换点 互联
official 854 了5、6、7、8号房间。四个人编号0、1、2、3其实是一个“相对位置”,而各自入住房间号是一个“绝对位置”。只要道О号同学住是房号为N房间,那么M号同学房号一定是N+M。也就是说,只要道各
official 643 第七版谢希仁》 [TOC]  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它就是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物理路。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导引型传输媒体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这里“导引
official 941 第七版谢希仁》 [TOC]  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图1-18(a))概念清楚,理论也较完整,但它既复杂又不实用。TCP/IP体系结构则不同,但它现在却得到了非常广泛应用。TCP
official 555 第七版谢希仁》 [TOC]  在信线路质量较差年代,在链路层使用可靠传输协议曾经是一种好办法。因此,能实现可靠传输高级链路控制HDLC(High
目录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